云顶国际

石雕照壁的歷史

時間:2020-09-11 點擊:


  石雕照壁 ,又稱“影壁” ,這是現今通用的兩種叫法。其作為伴隨中國古代建筑出現的獨立構建 ,主要設置于大門內 、外及其兩側 。在不同類型傳統建筑中均有廣泛的運用,起到遮蔽院落外的視線對院內的干擾 ,以及對空間區域的過渡 、轉換作用 。在滇池地區的獨特的“三坊一照壁”中 ,石雕照壁則替代了一坊 ,與其他三坊圍合成內院 ,而與大門無特定關系 ,與其它入口空間中出現的石雕照壁一樣 ,對建筑空間氣氛的起著渲染作用 。

石雕壁照

  在西周(公元前11世紀—前771年)時期的陜西省鳳雛村遺址中,發現了歷史上迄今為止至少三千年歷史的浮雕照壁。“遺址大門前400厘米處 ,就有石雕照壁 ,東西長480厘米 ,厚120厘米 ,殘高20厘米 ,上部有屋蓋 。”從復原圖來看 ,該遺址平面是典型四合院形制 ,這塊石雕照壁建立在中軸線的大門外 ,形成一道屏障 ,浮雕照壁并沒有依附建筑物的其他墻體 ,而是單獨立于建筑平面中軸線上;從平面圖上看 ,浮雕照壁對整個庭院建筑空間形成有機的完整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。這是迄今發現很早的照壁實體 。

石雕壁照

  隨后在山西長治出土的唐代明器裝飾圖案 ,描繪了“宅門為一間兩架廈兩頭門屋 ,兩側素夯土墻 ,門內有一素平無瓦飾的內屏(石雕影壁)” 。與鳳雛村遺址中的照壁位置不同 ,這是目前發現年代很久遠的院內照壁圖形 。留傳至今的宋畫《文姬歸漢圖》 、《千里江山圖》都可見院內設有石雕照壁的景象 。之后的明清時期 ,已有許多照壁的遺跡可為世人所觀賞 。從傳統建筑組合發展的雛形期對石雕照壁的使用,到明清建筑遺址中隨處可見的照壁身影 。讓云顶官方不得不贊嘆照壁的在傳統建筑上的運用 ,己自有一套熟穩的手法。其在傳統建筑空間的出現 ,可謂“畫龍點睛”之筆 。



上一篇 : 石獅子擺放的要點

下一篇 : 石亭子的基本介紹


https://m.xzy1314.com